
預防接種技術管理規范 第1部分:預防接種門診建設DB32T4829.1-2024.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預防接種技術管理規范 第1部分:預防接種門診建設DB32T4829.1-2024 預防接種 技術管理 規范 部分 門診 建設 DB32T4829 2024
- 資源簡介:
-
《預防接種技術管理規范 第1部分:預防接種門診建設》講解了各類預防接種門診在建設過程中的基礎配置、設施和設備、人員要求以及信息系統與信息公示等方面的規定。該規范涵蓋范圍廣泛,詳細規定了適用于江蘇省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設立的各類預防接種門診的具體標準。針對兒童預防接種門診,文件明確需要不少于110平方米的專業用房,并強調應設置候診區、登記室、留觀區等功能區域;為保障服務環境,避免與普通門急診等交叉感染風險較高的科室相鄰近或共用通道。對成人預防接種門診而言,則更關注其功能分區及配套措施以確保高效有序的服務流程。文件中提及產科預防接種室主要面向剛出生新生兒,在醫療機構內為新生兒接種首針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同時提供特定情形下所需額外免疫接種。而對于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則是專設給于處理此類高風險疾病患者傷口清洗、清創縫合以及接種狂犬病疫苗及被動免疫制劑等工作內容,從而保證及時準確有效的醫療應對。
《預防接種技術管理規范 第1部分:預防接種門診建設》適用于江蘇省內的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所設置的包括兒童預防接種門診、成人預防接種門診、產科預防接種室和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等多種形式的預防接種場所。這一指導性文件對于疾控機構和從事預防接種工作的相關人士有直接幫助作用,有助于提升這些部門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服務質量,確保每個預防接種環節按照規范執行,進而推動當地預防接種服務標準化和技術規范化,提高公眾健康水平。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