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棗質量安全追溯操作規程DB3716T15-2022.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質量 安全 追溯 操作規程 DB3716T15 2022
- 資源簡介:
-
《冬棗質量安全追溯操作規程》講解了對冬棗產品質量安全實施全程追溯的相關要求和操作細則,包括編碼結構、內容及其信息管理等。文件首先概述了適用的企業、組織或機構進行冬棗質量安全追溯所需遵循的基本規則和條件,強調要設置專人專項負責,并且確保相應設施軟件的完備性和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從而保障追溯體系的科學性與規范性。隨后,《冬棗質量安全追溯操作規程》描述了詳細的編碼規則,將溯碼設計成地區碼、主體碼、產品碼、批次碼以及單品碼五個段位,形成16位獨特組合標識,以精確記錄并標識每個產品的來源與流通過程,還提及了可以運用二維碼或者RFID/NFC電子標簽作為信息載體的選擇。此外,關于具體編碼內容,則劃分出從種植環節(例如園地信息到采摘品質檢驗)至加工及后續流程的一系列關鍵信息點。對于田間管理,不僅需要詳細記錄農事操作,如施肥澆水和用藥情況,還包括對農產品收獲前的各項品質檢測標準;針對收購過程,亦制定了嚴格的收貨質量核查程序。這一套完整的可追溯體系確保了冬棗生產加工各階段透明度和責任分明。
《冬棗質量安全追溯操作規程》適用于山東省濱州市內專門從事冬棗種植、生產加工以及銷售活動的企業、農業合作組織或其他涉及此類業務的實體機構,尤其是希望構建完善的質量安全追蹤系統,實現高效管理和增強消費者信任的單位。通過落實該規程所規定的編碼、記錄及管理體系,相關企業和組織能夠更好地控制冬棗產品在整個供應鏈條中的流向和變化狀況,保證產品的源頭清晰可查。這對于保障本地冬棗產業健康發展、推動品牌建設有著重要作用,同樣也為其他類似產業提供了良好借鑒。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