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產品總值核算技術規范DB11T2059-2022.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生態 產品 總值 核算 技術規范 DB11T2059 2022
- 資源簡介:
-
《生態產品總值核算技術規范》講解了北京市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的標準化流程與方法,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技術體系來衡量不同類型的生態產品所帶來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該標準明確了生態產品總值(GEP)的概念及其構成要素——物質供給、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通過一系列具體的指標體系和方法進行核算。文件詳細列舉了生態產品的分類目錄清單,提供了針對不同類型服務的價值計算方法及其實物量的參考參數。此外,為了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文件還規定了基礎數據收集的來源及要求,為政府決策提供堅實可靠的數據支撐。同時,文中引用多個環境質量方面的國標作為規范性文件,如空氣質量和地表水質量的相關標準,這些內容共同構成了完整而系統的生態產品價值評價框架。
《生態產品總值核算技術規范》適用于各行政區域及重要生態空間內的生態產品總值核算工作。此規范不僅針對森林、濕地、城市等具體生態系統的生態服務價值核算,還可以指導其他與生態系統服務相關的領域如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設計、績效考核制度建立以及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方面的實施。無論是地方環境保護部門還是企業單位,在涉及自然資本管理或可持續發展規劃時都能利用這份指南獲得專業的技術支持。通過對不同層面生態系統功能和價值的專業評估,有助于提升社會各界對自然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的認識,推動形成良好的綠色發展模式,為實現美麗中國的建設目標貢獻力量。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