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危險源的辨識監控管理制度.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重大 危險源 辨識 監控 管理制度
- 資源簡介:
-
《重大危險源的辨識監控管理制度》講解了公司內部對于存在高風險的重大危險源和重要危險源的管理流程,包括其目的、范圍以及關鍵概念等要素。該文檔定義了危險物質的概念,即由于化學、物理或毒性特性容易引起火災、爆炸或中毒事故的單一或復合材料;明確了單元是構成危險源的空間界限以及臨界量作為危險源判定標準的重要性;描述了重大危險源的性質,強調這些源在生產和儲存過程中的長期或臨時存在并超過規定數量的情況。文件闡述了各相關部門的具體職能:公司主要領導負責確保資源投入,安全環保部則承擔著對所有相關源識別、評估及建檔的任務,同時還需要制定預案、組織培訓和演練,并定期向上匯報;人力資源部側重于向勞動者告知危險以及應急知識的教授;各部門自身需針對各自重大危險源實施具體的檢查、監控等措施并向更上級反饋問題。在工作程序上,《重大危險源的辨識監控管理制度》詳細規劃了從對苯、甲苯等具體物質在內的生產區與儲存區分割到計算每個區域內危險物儲量是否超標以確定為普通還是嚴重級別,以及形成相應的報告制度的過程;并且針對這些已經被識別出的重大與重要危險源,要求安全環保部門建立詳盡的臺帳信息記錄,通過多種渠道傳達至全體工作人員,并按規定向上級機關備案。還涉及到了重大和重要危險源等級調整規則,需要依據重新評審后決定。
《重大危險源的辨識監控管理制度》適用于存在顯著安全生產風險的企業單位。尤其是化工行業,這些行業中涉及到危險品如汽油、苯等多種易燃易爆及有害物料的生產與儲存環節眾多。它也適應于那些有著復雜工藝布局或者多套生產設施間相距小于五百米的情形,因為這些情況下的操作可能會引發連鎖效應帶來更大規模的安全事故隱患。這份規章制度不僅對企業內管理層具有指導意義——幫助他們了解職責所在,如何進行有效的安全監督和風險控制;而且也適合一線工作者使用,在日常作業時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的同時能夠正確應對潛在威脅事件。總體來說,這套管理制度為保障工業生產和職工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和實踐依據。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