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移動文物三維激光掃描數字化采集規程DB14T2720-2023.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移動 文物 三維 激光 掃描 數字化 采集 規程 DB14T2720 2023
- 資源簡介:
-
《可移動文物三維激光掃描數字化采集規程》講解了在三維激光掃描過程中如何對可移動文物進行數字化采集的具體方法和技術標準。規程覆蓋了整個數字化采集流程的規范要求,包括術語和定義部分明確了“三維激光掃描”等關鍵概念,并闡述了點云、三角網格模型和紋理貼圖等技術詞匯。在基本要求方面,文檔強調了采集過程中要確保文物的安全與完整,在不破壞文物的狀態下獲取其數據,并規定了采集前必須設立保護方案和保持至少500毫米的安全距離。同時,該標準詳細描述了采集工作的各個步驟:從前期準備如對文物的基本情況調查和技術方案的制定;到具體的點云數據收集操作流程,如激光掃描儀的放置和參數設定等環節。此外,文中提及數據采集后處理的重要性,要求對原始數據進行篩選去噪等預處理,并最終形成完整的高質量的數字成果。而為了更好地利用這些數字化數據,附錄A提供了相關技術指標說明,用以確保成果的數據精度、格式等符合使用需求。
《可移動文物三維激光掃描數字化采集規程》適用于各類文化保護機構及從事文物修復、研究與展示等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無論是在博物館內部進行藏品數字化建檔工作,還是考古發掘現場的文化遺產搶救性記錄,這份文件所提供的標準化指導原則都將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它為各級文物保護部門提供了科學系統的文物數字化采集方法論,有助于提升行業內整體技術水平和規范化程度,保障文物信息能夠被更加準確完整地保存下來并得到合理利用。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