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中的疏散距離.doc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危險 化學品 泄漏 事故 中的 疏散 距離
- 資源簡介:
-
《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中的疏散距離》講解了在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發生時,如何根據化學物質的理化特性和毒性結合氣象條件迅速確定疏散距離。文中強調了緊急隔離帶和下風向疏散距離這兩個關鍵概念。緊急隔離帶是以緊急隔離距離為半徑的圓,非事故處理人員不得入內;下風向疏散距離是指必須采取保護措施的范圍,該范圍內的居民處于有害接觸的危險之中,可以采取撤離、密閉住所窗戶等有效措施,并保持通訊暢通以聽從指揮。文章指出由于夜間氣象條件對毒氣云的混和作用較小,毒氣云不易散開,因而下風向疏散距離相對比白天遠。同時,使用推薦的疏散距離數據應結合事故現場實際情況進行修正,如泄漏量、泄漏壓力、泄漏形成的釋放池面積、周圍建筑或樹木情況以及當時風速等因素。此外,對于液態化學品泄漏,如果物料溫度或室外氣溫超過30度,疏散距離也應增加。最后,文章還列舉了一些具體化學品的UN編號及相應的緊急隔離和疏散距離,例如氨(液氨)、三氟化硼(壓縮)、一氧化碳(壓縮)等化學品的具體疏散距離。
《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中的疏散距離》適用于涉及危險化學品儲存、運輸、使用的各類企業和單位,包括化工廠、倉庫、物流中心等。這些企業需要依據本文內容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在發生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時能夠快速準確地確定疏散距離,確保員工和周邊居民的安全。同時,各級應急管理部門、消防部門、環保部門等相關機構也可以將本文作為重要參考,提高應對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的能力,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