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備容器內作業安全措施.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設備 容器 作業 安全措施
- 資源簡介:
-
《設備容器內作業安全措施》講解了在進入設備容器內進行各種作業時需要遵循的一系列嚴格的安全規定和措施。凡進入設備容器內作業的人員均應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遵守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中的相關規定。所需進入的設備容器與外界連通的管道、孔洞等均應采取可靠的安全隔絕措施,確保設備容器上與外界所有連接的管道與孔洞采用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斷開的方式進行隔絕,并切斷與外界連接的電源。為保持設備容器內空氣流通,打開入孔進行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確保風源中氧氣含量在18%至21%之間,不含任何有毒有害介質和粉塵。設備容器內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需符合標準,可燃氣體濃度需符合動火作業的標準,在作業人員進入前30分鐘由安全分析人員對氣體進行采樣分析并簽字確認合格。作業所需的照明電壓及手持電動工具的使用也有嚴格要求,如潮濕或金屬內壁設備容器內作業時應采用12V的安全電壓,超過安全電壓的手持電動工具必須配備漏電保護器。若需在大型球罐、氣柜等容積大的設備容器內作業,應搭設腳手架或安全平臺,設置進出安全梯和防落物傷害措施,同時用安全繩拴住作業人員腰部以防意外。作業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或身體不適,應立即停止作業撤出。設備容器內進行動火作業或高處作業時需辦理相應安全許可證,且要遵守相關規定。當設備容器內存在缺氧環境或有毒有害氣體超標時,作業人員應佩戴隔離式正壓防毒面具,對于不易清洗的殘渣可能解析出可燃氣體的情況,照明裝置應采用防爆低壓安全燈具,作業人員不得穿化纖織物以防靜電火花引發著火爆炸。涂刷具有揮發性溶劑或涂料時,除可靠通風外,還應加大氣體分析頻率,作業人員根據實際情況佩戴過濾式或隔離式防毒面具。雷電天氣禁止在較高的鐵質塔內作業,以防止雷擊風險。
《設備容器內作業安全措施》適用于化工、石油、冶金等行業涉及設備容器內作業的企業和單位,包括但不限于進入儲罐、反應釜、塔器等密閉空間進行維修、檢查、清理、安裝等活動的工作人員。該文件不僅適用于一線作業人員,也適用于負責安全管理、監督和培訓的相關管理人員,旨在確保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障企業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通過嚴格執行這些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設備容器內作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減少事故發生的概率。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