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鈴薯對黃萎病抗性評價技術規程DB13T5457-2021.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馬鈴薯對黃萎病抗性評價技術規程DB13T5457-2021 馬鈴薯 黃萎病 抗性 評價 技術規程 DB13T5457 2021
- 資源簡介:
-
《馬鈴薯對黃萎病抗性評價技術規程DB13T5457-2021》講解了針對馬鈴薯抵抗黃萎病的系統化評估方法與流程。該規程涵蓋從試驗材料準備到結果判定的一系列規范,包括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馬鈴薯品種作為測試對象,確保這些品種在生長環境、種植方式等方面保持一致以減少其他因素干擾。對于接種黃萎病菌的具體操作步驟也進行了詳細規定,如采用適宜濃度和數量的病原菌液,通過根部接種或土壤混入等方式使馬鈴薯感染黃萎病。同時,明確了田間調查的時間節點與觀測指標,例如定期記錄植株的生長狀況、發病癥狀等信息,并制定了嚴格的等級劃分標準來量化病情嚴重程度,從而準確地評判不同馬鈴薯品種對黃萎病的抗性水平。此外,還強調了數據處理與分析的方法,要求利用科學合理的統計手段對實驗數據進行整理,以得出可靠的結論,為篩選出抗黃萎病能力強的馬鈴薯品種提供依據。
《馬鈴薯對黃萎病抗性評價技術規程DB13T5457-2021》適用于農業科研機構、種子企業以及從事馬鈴薯育種工作的專業人員。對于農業科研機構而言,這一規程能夠為其開展馬鈴薯抗黃萎病研究提供統一的操作規范和技術指導,有助于提高研究效率和成果可靠性。種子企業在培育新品種過程中可以依據此規程進行抗病性篩選,確保推出的馬鈴薯品種具備良好的抗黃萎病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而對于馬鈴薯育種工作者來說,掌握并應用該規程是提升育種技術水平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加速優良抗病品種的選育進程。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