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 生物特征識別數據交換格式GBT26237.10-2022.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信息技術 生物特征識別數據交換格式GBT26237.10-2022 生物 特征 識別 數據 交換 格式 GBT26237 10 2022
- 資源簡介:
-
《信息技術 生物特征識別數據交換格式GBT26237.10-2022》講解了生物特征識別數據在信息交換中的統一標準和具體要求。該標準確立了生物特征識別數據的基本框架,涵蓋指紋、人臉、虹膜等常見的生物特征類型,規定了每種生物特征的數據結構、編碼方式及存儲格式。對于指紋識別部分,詳細描述了從原始指紋圖像采集到特征點提取,再到最終模板生成的整個流程,并定義了不同環節的數據接口規范。人臉識別內容中,明確了面部圖像的分辨率、光照條件、姿態角度等采集參數,以及面部特征向量的計算方法與表達形式。虹膜識別章節則聚焦于虹膜紋理細節的獲取,闡述了虹膜區域的分割技術,噪聲處理手段和特征編碼規則。此外,文檔還針對多種生物特征融合的應用場景,提出了多模態生物特征數據整合的技術方案,確保不同來源的數據能夠有效兼容并進行高效交互。
《信息技術 生物特征識別數據交換格式GBT26237.10-2022》適用于從事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研發的企業和機構,包括但不限于安防監控、金融服務、移動支付等行業領域。無論是硬件制造商還是軟件開發商,在設計和實現生物特征識別系統時,都可以依據此標準來規范數據的采集、傳輸和存儲過程,提高系統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同時,政府監管部門也可參考本標準對市場上的相關產品和服務進行合規性審查,促進整個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