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微濕地修復技術規程DB11T1928-2021.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濕地 修復 技術規程 DB11T1928 2021
- 資源簡介:
-
《小微濕地修復技術規程》講解了北京市域范圍內退化或消失的小微濕地以及城市騰退建設用地、造林地塊低洼地或預留集雨坑等小微濕地的修復工作。文件規定了小微濕地修復的功能目標、原則、要求、監測和運行維護等技術內容,為濕地修復提供了系統化的指導框架。規范明確了小微濕地的定義及其生態功能,并詳細描述了修復工作的四個主要功能目標:凈化水質、蓄滯徑流、維持生物多樣性和景觀游憩。在修復過程中應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生態優先、科學恢復,以及突出功能、經濟美觀的基本原則。文件還對修復的具體要求進行了詳盡說明,包括修復區域的選擇、水源利用、與周邊設施整合等方面,并強調了內部水流管理的重要性。此外,該規程對小微濕地修復后的監測與運行維護提出了具體要求,確保修復后的濕地能夠長期穩定發揮其生態功能。
《小微濕地修復技術規程》適用于北京市域內所有需要進行修復的小微濕地,特別是那些因人類活動或其他因素導致退化或消失的濕地。它不僅針對城市綠地中的小微濕地修復項目,也適用于農村地區及城市周邊自然環境中的小微濕地修復工程。此標準為園林綠化部門、環境保護機構、城市規劃部門等相關單位和個人提供了詳細的指導和技術支持,幫助他們更好地開展小微濕地的保護和修復工作,提升城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