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田生態景觀建設規范DB11T1941-2021.pdf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農田生態景觀建設規范DB11T1941-2021 農田 生態景觀 建設 規范 DB11T1941 2021
- 資源簡介:
-
《農田生態景觀建設規范》講解了北京市平原大田、設施園區和山區田園生態景觀建設的基本原則、內容及技術要求。該標準規定了保障生產、綠色生態、地域文化和公眾參與四項基本原則,強調在設計生態景觀方案時以保障糧食安全生產為前提,并采用促進增產穩產的措施。文件中明確了合理布局農田緩沖帶等生態要素的重要性,提出應減少對地形的大規模改造和耕作層擾動,優先保護原生生物群落,不種植入侵物種。此外,文件強調了鄉土植物的應用以及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材料和工藝,鼓勵公眾參與完善生態景觀建設。建設內容方面,文件提出了挖掘鄉土特色、統一規劃設計農業生產配套設施用地、采用可滲透路面、選擇適宜作物、使用節水灌溉設施、減少化肥施用、采用綠色防控技術、覆蓋冬春季裸露地、合理使用地膜等多項具體措施。對于平原大田生態景觀,特別強調構建整齊一致兼有多樣性的田園式景觀,包括農田緩沖帶、景觀道路、坡面防護、防護林和裸露地覆蓋等內容。
《農田生態景觀建設規范》適用于北京市平原大田生態景觀、設施園區生態景觀和山區田園生態景觀的建設。此規范旨在指導相關區域內的農業從業者、地方政府部門和技術人員進行科學合理的生態景觀建設。通過遵循這些規定,能夠確保農田生態景觀既滿足農業生產需求,又兼具生態保護和文化傳承功能,同時提升農田的美觀性和休閑觀光價值。這一規范為推動北京市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和管理依據,有助于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