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危險化學品應急處置手冊之苯乙烯.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常用 危險 化學品 應急 處置 手冊 苯乙烯
- 資源簡介:
-
《常用危險化學品應急處置手冊之苯乙烯》講解了苯乙烯的基本信息、危險性以及應對措施。該手冊描述了苯乙烯的別名為乙烯基苯,是一種無色透明油狀液體,具有芳香味,不溶于水,受熱、光照或暴露于空氣中易發生聚合反應,熔點為-30.6℃,沸點為146℃,閃點為32℃,其蒸氣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屬于3.3類高閃點易燃液體。燃燒爆炸危險性在于其易燃,蒸氣可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且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有機過氧化物等物質易引發苯乙烯聚合反應,甚至發生爆聚,導致燃燒爆炸,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或爆炸危險。健康危害方面,職業接觸限值為PC-TWA50mg/m3(皮)(G2B),PC-STEL100mg/m3(皮)(G2B),IDLH:700ppm,急性毒性表現為大鼠經口LD501000mg/kg,吸入LC5024000mg/m3(4h),可通過呼吸道、皮膚和胃腸道吸收,對眼、皮膚、黏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作用,高濃度時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環境影響上,在很低的濃度下就能對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在有氧狀態下易被生物降解,在無氧狀態下降解速度相對較慢,可被光氧化生成多種有害物質。用途包括用于制聚苯乙烯、合成橡膠、離子交換樹脂等,是制造磺化苯乙烯與馬來酸酐共聚物鉆井液高溫降黏劑的原料,也是醫藥、農藥和香料合成的重要中間體。個體防護要求佩戴全防型濾毒罐,穿封閉式防化服。對于泄漏情況下的隔離與公共安全,污染范圍不明的情況下,初始隔離至少100m,下風向疏散至少500m,并進行氣體濃度檢測以調整隔離、疏散距離;火災情況下,火場內如有儲罐、槽車或罐車,隔離800m,考慮撤離隔離區內的人員、物資并劃定警戒區,在上風處停留,切勿進入低洼處。泄漏處理需消除所有點火源,使用防爆的通訊工具,采用關閥、堵漏等措施切斷泄漏源,構筑圍堤或挖溝槽收容泄漏物,用泡沫覆蓋減少揮發,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泄漏物,對于水體泄漏沿河兩岸進行警戒,筑壩攔截污染水,監測污染物濃度。火災撲救使用干粉、二氧化碳、霧狀水、泡沫滅火劑,不得使用直流水撲救,將容器移離火場,用大量水冷卻容器直至火災撲滅,容器異常時立即撤離。急救措施涵蓋皮膚接觸、眼睛接觸、吸入、食入等情況的具體處理辦法。
《常用危險化學品應急處置手冊之苯乙烯》適用于涉及苯乙烯生產、儲存、運輸、使用的化工企業及相關從業人員。這些企業和人員需要了解苯乙烯的危險特性,掌握正確的應急處置方法,以確保在事故發生時能夠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保障人員生命安全,減少環境污染,降低財產損失。同時,也適用于相關監管部門,以便監督企業落實安全措施,確保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