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危險化學品應急處置手冊之丁烷.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常用 危險 化學品 應急 處置 手冊 丁烷
- 資源簡介:
-
《常用危險化學品應急處置手冊之丁烷》講解了丁烷的基本特性、危險性以及應急處理措施。該手冊描述了丁烷的化學式為C4H10,是一種無色氣體,具有輕微不愉快氣味且不溶于水。丁烷屬于2.1類易燃氣體,極易燃,與空氣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危險,其爆炸極限為1.5%-8.5%,比空氣重,容易在低洼處擴散并著火回燃。此外,丁烷對健康有一定危害,吸入高濃度丁烷會出現頭暈、頭痛等類似酒醉的癥狀,皮膚接觸液態丁烷可能會造成凍傷。環境方面,丁烷具有中等強度的生物富集性。用途上,丁烷是有機合成的重要原料,用于制取多種化工產品,也作為燃料、樹脂發泡劑、溶劑和制冷劑等使用。在個體防護方面,泄漏狀態下需要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火災時應穿簡易防化服并戴防化手套等。對于應急行動中的隔離與公共安全,手冊強調污染范圍不明時,初始隔離至少100m,下風向疏散至少800m,并根據有害氣體實際濃度調整隔離疏散距離;火災情況下,若有儲罐等設施,需隔離1600m,劃定警戒區并在上風處停留。針對泄漏處理,要消除所有點火源,使用防爆工具,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切斷泄漏源,防止氣體擴散。火災撲救時優先采用干粉、二氧化碳等滅火劑,若無法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火焰,同時要冷卻容器直至火災撲滅。急救措施包括皮膚凍傷后的溫水復溫、眼睛接觸后用清水沖洗及吸入后的迅速轉移至空氣新鮮處等。
《常用危險化學品應急處置手冊之丁烷》適用于涉及丁烷生產、儲存、運輸和使用的各類企業及場所,如石油化工行業、燃氣供應部門、相關科研院所等。這些單位的操作人員、管理人員、應急救援人員等都需要掌握手冊內容,以便在遇到丁烷泄漏或火災等緊急情況時,能夠按照規定采取正確的應急措施,保障自身安全和減少事故損失。同時,本手冊也可作為培訓教材,幫助新員工了解丁烷的安全特性和應急處理方法。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