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估培訓附全套臺賬》講解了安全管理基礎工作中的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治理雙重機制,詳細介紹了風險管理流程,包括辨識生產作業過程中的風險因素、評估風險引發事故的可能性和嚴重度、根據嚴重程度進行風險分級管理、制定和落實控制措施、發現風險控制措施與過程存在的缺陷、分析缺陷對事故的影響程度、對可能引發事故的隱患提出治理方案。該文還詳細闡述了風險管理的相關數據采集、事故類型的確定、影響因素和事故機理的分析、事故發生可能性和嚴重程度的評估、風險分級、制定計劃、落實減少或防范風險的措施。文中還介紹了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的具體步驟,包括風險辨識、風險評估、風險控制,并提供了多種風險辨識思路方法與工具,如JHA(作業安全分析)、SCL(安全檢查表)、PHA(預先危害分析)、FIA(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HAZOP(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此外,文檔還詳細說明了風險點排查、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與分級的具體方法,強調了排查伴隨風險的部位、場所、設備、設施或區域,編制風險點排查清單,按人、物、環境和管理四個層面進行風險辨識,編制危險源辨識清單,對危險源進行風險評價,確定重大風險,編制風險評價與分級管控信息表,制定并實施風險控制措施,形成兩清單、一表、一庫。文檔還提供了常用的風險辨識方法,如安全檢查表(SCL)、作業安全分析(JSA/JHA)、預先危害分析(PHA)、危害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事故樹分析等,以及風險評價與分級的具體方法,如風險矩陣評價法(LS法),通過確定危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和可能產生的后果(S),計算風險值R=L×S,進行風險分級。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估培訓附全套臺賬》適用于各類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一線操作人員,特別是涉及危險化學品、高風險作業、復雜工藝流程的企業。該文檔提供了系統化的風險管理工具和方法,幫助企業有效識別和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各種風險,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發生。適用于化工、冶金、建筑、電力、機械制造等行業,尤其適合需要進行風險評估和隱患治理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