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備內作業安全規程.doc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設備 作業 安全 規程
- 資源簡介:
-
《設備內作業安全規程》講解了化工企業生產區域的設備內作業安全要求及設備內安全作業證的管理。本標準規定了設備上所有與外界連通的管道、孔洞均應與外界有效隔離,電源也需有效切斷,具體措施包括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進行隔絕以及取下電源保險熔絲或將電源開關拉下后上鎖等,并加掛警示牌。對于進入設備內作業前,必須對設備內進行清洗和置換,使氧含量達到18%-21%,有毒氣體濃度和可燃氣體濃度符合相關規定。為保持設備內空氣良好流通,需要打開所有人孔、手孔等進行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且不準向設備內充氧氣或富氧空氣。在作業前30分鐘內要對設備內氣體采樣分析,作業中也要加強定時監測,情況異常立即停止作業并撤離人員。進入不能達到清洗和置換要求的設備內作業時,應根據環境特點佩帶隔離式防毒面具、使用防爆型低壓燈具及不發生火花的工具等相應防護措施。當照明電壓小于等于36伏,在潮濕容器、狹小容器內作業應小于等于12伏。針對多工種、多層交叉作業,應采取避免傷害的措施,如搭設安全梯或安全平臺、防止層間落物傷害作業人員等。設備內作業還必須有專人監護,監護人應會同作業人員檢查安全措施,統一聯系信號,險情重大的設備內作業,應增設監護人員。
《設備內作業安全規程》適用于化工企業生產區域內的各類塔、球、釜、槽、罐、爐膛、鍋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陰井、地坑、下水道或其它封閉場所內進行作業的工作人員。無論是涉及設備上與外界連通的管道、孔洞的隔離,還是設備內的清洗、置換、通風、監測、防護措施、多工種交叉作業安全措施以及監護等方面,本規程都為相關作業人員提供了明確的安全指導,確保作業過程中的人員安全和生產安全。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