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技術在煤礦安全監測系統中的應用.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網絡技術 煤礦安全 監測 系統 中的 應用
- 資源簡介:
-
《網絡技術在煤礦安全監測系統中的應用》講解了從2001年至2003年間,國家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煤礦安全生產技術改造,特別是雞西礦業集團于2003年8月成功投入運行的一套礦井安全監測網絡系統。該系統實現了集團公司與12個不同廠家生產的監測系統的聯網,并解決了這些系統之間的兼容性問題。文中詳細描述了系統的原理及組成,包括井下傳感器采集的數據如何經過信號線傳輸到地面中心站服務器和工控機中,再通過網卡轉換成數字信號連接到交換機,最后分配到礦內有關辦公室的終端及以太網轉換器。系統還通過電話線、同軸電纜、光纖等介質連接到集團公司監測中心。此外,文章介紹了系統的網絡結構采用的是C/S架構,拓撲結構為星型和總線型相結合的方式。對于數據傳輸,系統采用了TCP/IP協議,確保了不同監測系統間的數據能夠實時、穩定地傳輸。針對四種不同廠家的監測系統,如KJ4、KJ75、KJ19和KJF2000,文章具體說明了各自的數據傳輸方式和實現過程。例如,KJ4通過串口線連接代理服務器,而KJ75則利用了TCP/IP協議進行數據讀取和解碼。同時,文章也提到了系統的軟硬件配置,包括服務器的具體參數以及操作系統的選擇。
《網絡技術在煤礦安全監測系統中的應用》適用于全國范圍內所有使用或計劃引入現代化安全監測系統的煤礦企業。尤其是那些正在面臨多個不同品牌監測系統集成難題的企業,可以借鑒雞西礦業集團的成功案例。該文檔不僅適合一線的技術人員,幫助他們了解系統的具體架構和技術細節;也適合企業的管理層,使其掌握整個安全監測系統的運作原理及其重要性,從而做出更科學合理的決策。此外,對于從事煤礦安全研究和開發的專業機構來說,這份資料同樣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有助于推動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