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塵爆炸及預防.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煤塵 爆炸 預防
- 資源簡介:
-
《煤塵爆炸及預防》講解了我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煤塵爆炸事故,即1942年本溪煤礦的煤塵爆炸事件,并深入剖析了煤塵爆炸的機理和特征。文章指出煤塵爆炸是在高溫或一定點火能的熱源作用下,空氣中氧氣與煤塵急劇反應的過程,包括煤塵氧化、干餾現象增強、可燃氣體釋放、鏈式反應等步驟。此外,文章還詳細描述了煤塵爆炸的特征,如形成高溫高壓沖擊波、具有連續性、存在感應期、揮發分減少或形成“粘焦”以及產生大量CO等特性。煤塵爆炸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煤塵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塵懸浮于空氣中并達到特定濃度范圍(30-50g/m3至1000-2000g/m3)、存在引燃煤塵爆炸的高溫熱源(溫度在610-1050℃之間)。文中強調了不同火源對煤塵爆炸的影響,尤其是爆破火焰和機電火花引發的事故占比高達80%。
《煤塵爆炸及預防》適用于煤礦開采行業及相關領域,尤其針對從事煤礦生產、安全管理、技術研究的人員。該文為煤礦企業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幫助相關從業人員了解煤塵爆炸的危害及其發生機制,掌握預防措施,從而有效降低煤塵爆炸的風險,保障礦井作業的安全性。同時,對于礦業工程專業的學生和研究人員而言,本文也是一份重要的學習和參考資料,有助于加深對煤塵爆炸本質的理解。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