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倉皮帶巷防治煤與瓦斯突出措施.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皮帶 防治 瓦斯 突出 措施
- 資源簡介:
-
《上倉皮帶巷防治煤與瓦斯突出措施》講解了針對煤與瓦斯突出的全面預防和應對策略。該文件描述了上倉皮帶巷施工過程中應遵循煤與瓦斯突出危險管理的要求,強調采用h2、q值和S值三項指標法進行預測預報,規定臨界值為h2=200Pa,q=4.5,s=6。文中提到防突措施包括打排放孔,先使用防突鉆機打大直徑排放孔,鉆孔直徑89mm,間排距1.0m,孔深10-12米;若效果不理想則繼續使用風動鉆機打小直徑排放孔,間排距縮小至0.5m,直徑減為42mm,孔深同樣為10-12m,并需封孔注水,注水壓力達到35mpa,每孔注水時間不少于15分鐘,期間現場人員撤離到避難硐室。施工方式方面,規定每天8點班負責打排放孔,4點和0點班負責掘進,同時減少循環進度,一次循環進度控制在0.8m,炮眼深度不超過1.0m。文件還指出打鉆噴孔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并撤離人員,由領導組研究制定其他防突措施。鉆孔布置要求扇形布置,確保有至少4個排放鉆孔打進頂底板0.2-0.5m,并且預留5m超前距。通防隊跟班人員需詳細記錄當班鉆孔及瓦斯情況。此外,突出預兆分為無聲預兆(如煤層結構變化、煤體和支架壓力增大等)和有聲預兆(如煤爆聲、悶雷聲等),熟悉這些預兆有助于及時采取行動。最后,效果檢驗環節明確,通過打4個檢驗孔,依據h2、q值和S值判斷是否可以繼續掘進施工。
《上倉皮帶巷防治煤與瓦斯突出措施》適用于煤礦開采行業中的井下作業,尤其是涉及煤與瓦斯突出風險的區域。此文檔特別針對上倉皮帶巷的施工人員、安全管理人員以及技術指導人員,旨在提供詳細的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的操作流程和技術要求。它為相關人員提供了從預測預報到具體防突措施實施,再到效果檢驗的一整套解決方案,以確保在煤與瓦斯突出風險較高的環境中,能夠有效保障施工安全,避免事故發生,保護礦工生命財產安全。
展開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