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軌道下山第五聯絡巷補打錨桿安全技術措施.docx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軌道 下山 第五 聯絡 巷補打錨桿 安全技術 措施
- 資源簡介:
-
《軌道下山第五聯絡巷補打錨桿安全技術措施》講解了在軌道下山第五聯絡巷由于巷道下幫片幫而采取的補打錨桿的技術和安全要求。文中明確了具體的施工位置和技術參數,包括錨桿為16毫米圓鋼端頭錨固錨桿,長度1600毫米,麻花長度300毫米,緊固端螺紋扣長80毫米。每批加工的錨桿需經檢驗合格并附有鋼材合格證方可使用。墊板采用10毫米厚鋼板加工而成,規格為120×120×10毫米;木托板規格為400×200×50毫米,孔徑40毫米。錨桿間、排距設定為1000×800毫米,并呈五花形布置。錨固劑選用樹脂藥卷,規格為23×350毫米,每眼裝2只,必須有出廠合格證且無變質破損。錨桿孔深度為1450毫米,誤差控制在0至50毫米之間;竹錨桿外露長度同樣為50毫米,誤差范圍相同;錨桿方向與巷道輪廓表面角度為15度。安裝過程中,進入工作面地點后由班組長進行敲幫問頂確保安全,隨后用煤電鉆按圖示打眼。安裝前清理眼孔內煤巖粉以保證良好接觸。具體步驟涵蓋限位螺帽上好、錨桿擰入連接套、樹脂藥卷放入眼孔、推入眼底、旋轉攪拌、安裝托板等環節,強調螺帽扭距不小于200N·m。針對煤電鉆的安全技術措施方面,規定打眼前需全面檢查煤電鉆狀態,如電纜完好性、外殼螺絲和彈簧墊圈齊全及擰緊情況、旋轉方向正確性、風扇轉動無障礙、鉆桿直度、鉆頭鋒利度等。操作時要輕拿輕放,不得拖拉亂扔,搬動時提手把而非電纜。操作僅一人推進,用力均勻避免擺動或過猛,發熱燙手時停機降溫。鉆眼完成后先拉出鉆桿再停止轉動,用完切斷電源放置于安全干燥通風處,盤好電纜懸掛。同時強調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及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等相關規定。
《軌道下山第五聯絡巷補打錨桿安全技術措施》適用于煤炭行業中的井下巷道維護工程。具體而言,該文件適用于從事煤礦井下巷道支護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現場施工人員以及安全管理相關人員。這些人員需要根據此措施,在面對類似巷道下幫片幫的問題時,能夠準確理解并執行補打錨桿的技術和安全要求,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礦井生產的安全穩定運行。此外,它也適用于對煤礦安全生產有興趣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幫助他們深入了解井下巷道支護的實際操作流程和技術細節。
展開閱讀全文
